网页无法加载
翻页 夜间
中国经典短篇小说>网游竞技>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 第363章 红旗河的远景;亢奋的全王
     

    “这得五六年的时间了吧!”

    郭阳也想起了曾经那两台发挥了重大功劳的捡石机,跟着翁立新去了一趟柴达木,然后就再也没有回来。

    “这柴达木也太坑了。”

    “哈哈,捡石机实在太好用了,那边也穷得慌,见着好东西就不想放。”

    两台捡石机就让郭阳对柴达木那边有了些认知,心里也有些疑惑。

    “老师,柴达木农垦怎么突然想来嘉禾考察呢?”

    “可能是想在高寒牧草的育种和实验上做些交流吧。”翁立新说道:“冬天柴达木农垦事少,出来学习是常态。”

    “好,我这边确认下时间再回复你。”事情应该没那么简单。

    和老师又聊了会儿,柴达木农垦只是青省农垦的一个组成部分。

    其中的格尔木农场和德令哈农场是相对较为成功的绿洲农业,但也只是相对。

    整个青省农垦系统都比较穷,职工平均年收入只有一千七八。

    而且生态破坏也非常严重,即使长期在治理,改善也不是很明显。

    老师这些年的研究重点方向也一直集中高寒地区的草甸和草原修复。

    如今随着苜蓿得到国家的重视,不仅苜蓿产业水涨船高,相关的学者也跟着受益。

    翁立新在业界内,已经是顶尖的大佬,院士跑不脱了。

    苜禾农牧如今也沉下了心,专注于牧草种子的研发、生产和推广,以及牧草的加工和贸易。

    业务收缩了,但利润也来得更轻松。

    经过这几年的普及,再犟的人也知道种植苜蓿的好处。

    据翁立新所说,柴达木盆地也在发展苜蓿产业。

    疆省兵团和农垦等单位甚至在强制性推动盐碱地、中低产耕地轮作苜禾1号,激活土地的高产潜力。

    这也是在为休耕做准备。

    农业部已经放出了相关风声:酒泉都能试点,其它地区也理应要试点。

    藏粮于地适时的被提了出来。

    挂断电话,又喝了会儿茶,郭阳想起嘉禾营养健康研究院的新成果:葵花籽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