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典短篇小说>穿越历史>大美时代 > 876、留名要趁早
    心浮气躁绝对不可能有今天,起码不会走到万长生的春晚来。

    整台节目里面,没有任何靠脸蛋或者卖萌就能上台的流量明星,人人都得有绝活儿。

    所以这个沉稳认真的姑娘,立刻就能得到大家的认同。

    晚饭时候,还有几人过去想要问给她带饭不。

    结果走近苏沐楠旁边,看到绷在画板上的绢本,就不做声的静静旁边看。

    看台大嘛,很快就有人接二连三的端着饭盒站在后面,站在高处,隔着几米甚至十几米都有人看。

    用大家后来的形容是,万长生画的就像是被摘了一百度的轻度散光近视眼镜,苏沐楠的才是恢复到清晰状态的眉清目秀。

    细致、真切,一丝不苟到每一笔。

    用色更是充满了讲究。

    服装搭配应该是怎么样,整个场景里面人物穿插的色调明暗应该如何变化,不同场景之间又有什么区别,从表现舞蹈、歌唱的动态判断这边的节目是高亢还是温婉,那么周围人物的服侍色调也要顺着来,这样整幅画才能形成抑扬顿挫嘛。

    哪像万长生纯属笔尖上还有什么颜色,不浪费,不麻烦的懒得洗笔,尽量都在画面到处用上。

    他才懒得想什么色调关系呢,老子就是用造型能力碾压!

    嗯,当初艺考美院的时候,他不就是这个尿性么。

    全靠前期造型强悍,然后利用水彩的特点自然融合,那种天然形成的斑驳效果!

    所以进了美院以后,他要是持续画水彩,没准儿还能独树一帜的搞出些作品。

    水彩界真有不少这样的极端。

    不是对色彩极为敏感的追求那种艳丽效果,就是色彩感觉不咋地,利用水彩自然特性混日子。

    上次青展金奖的《春晖图》,后来不是有不少人抨击万长生,说这张作品格调平庸、缺乏真情、娴熟套路模板化,几乎看不到画家内心的冲动和视觉独白吗?

    平心而论,万长生画出来确实是没啥起伏,有点平铺直叙。

    就连表扬他的话都是“清新淡雅,有别于工笔重彩泛滥成灾……”

    他压根儿就不敢上重彩。

    就连现在刷茶水也是这个目的,做旧了就能掩盖他色彩上的匮乏。

    万长生的性格就是这样,自己擅长的专心做,天赋不能及的,咱就绕个弯儿迂回一下,不要跟自己死磕。

    这是杜雯一直喜欢笑话他的小农式狡黠。

    结果今天被苏沐楠完美的补齐这个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