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他没有经历过那个火红的年代。
但是,江南辰爱看书,特别是哲学历史方面的书。
通过那些书籍史料,蒋辰也对那个年代的情况有一些研究。
总的来说,他内心向往的是那个年代。
如果可以回去,蒋辰甚至想过,可以捐献出自己所有的财产。
两世为人,蒋辰早就看明白了一个道理。
钱啊,权力啊,这些都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东西。
是一定的社会环境和制度,让现在的人们都痴迷这些东西。
当整个社会都不再向往这些东西,不攀比钱攀比权,而是攀比那些更加阳光、高尚的精神品质。
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是这个社会的主人翁,而不是给资本家干活被他们剥削的打工仔。
说到底,人是社会性动物,这个社会倡导什么、追求什么,那么社会里的人也就会跟着往那个方向努力。
当然,过去无论多么令人向往,回去是不现实了,起码在今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不现实。
这一点蒋辰也很清楚。
他不是书呆子。
不会活在那些知识编织的遥远理想里。
这就是他和一些死读书之人最大的区别。
他有理想、有信念,但是也会低头看路,照看现实。
当现实和理想产生强烈冲突的时候,他会默默的先将理想揣进自己的兜里。
他知道,要想实现自己理想,必须要一个很大的平台。
而且即使真的有了这个平台,当下,他也只能实现理想的一部分。
不可能是全部。
甚至很有可能只是很小很小的一部分。
但这不妨碍他,脚踏实地,一步步的向前走、向上爬。
他也许不能改变很多,但是只要改变了一点,那也算是对自己心中的理想、对自己曾经的誓言的一点贡献。
如果,今后又出现了和他类似的人,那么这微笑的改变又会再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