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这边,朱元璋身着玄色常服,正伏案审阅奏折,朱标则坐在一旁,专注地批览公文。

    多年来,父子俩下朝后直接奔赴御书房,顾不上吃早点,早已成了雷打不动的惯例。

    突然,一阵诱人的香气,裹挟着鸭血汤的醇厚与烧饼的麦香,悠悠飘进御书房。朱元璋鼻翼微微耸动,手中朱笔瞬间停住,目光从奏折上移开。

    “是鸭血汤和烧饼的味道,这老徐是开窍了吗?竟然会做鸭血汤了。”

    他口中的老徐,正是御厨徐兴祖。回溯至朱元璋起兵之时,徐兴祖就追随左右,一路鞍前马后。

    虽他厨艺平平,做出来的菜肴谈不上珍馐美馔,可朱元璋对他青睐有加。

    其一,徐兴祖跟了自己多年,是绝对的心腹,吃他做的饭菜,朱元璋心里踏实;其二,徐兴祖做菜口味偏重,油多盐足,正对朱元璋的胃口。

    然而,那些生于宫廷、娇生惯养的皇子和贵妃们,却对徐兴祖的手艺难以忍受。记得多年前,一位皇子因不满饭菜口味,竟当众打骂徐兴祖。

    朱元璋得知后龙颜大怒,当即严惩了皇子。自那以后,宫中众人即便对饭菜不满,也只能默默咽下,不敢再有怨言。

    只不过,为了满足自身口味,每个贵妃的宫里都悄悄添置了小私厨。

    “来人!”朱元璋扬声喊道。片刻后,一名小太监匆匆跑进来,战战兢兢地行礼:“陛下有何吩咐?”

    “去御膳房看看,是不是徐兴祖在做鸭血汤和烧饼。”小太监领命后,一溜烟跑了出去。

    不多时,小太监急匆匆的返回御书房,禀说道:“禀陛下,此番并非徐大人下厨。”

    朱元璋目光如炬,追问道:“哦?既然不是老徐,这香味从何而来?”

    小太监咽了咽口水,恭敬回道:“近来应天府的鸭血汤和烧饼改良了配方,娘娘听闻后,特意派人出宫,将做这两样吃食的师傅请进宫中,此刻他们正在御花园大展身手呢。”

    朱元璋眼睛瞬间亮如星辰,原本严肃的面庞泛起一丝笑意,兴奋地拍着朱标的肩膀:“标儿,走!咱们换身轻便衣裳,去御花园一探究竟。”

    “是,父皇。”朱标起身,嘴角含笑,紧跟在朱元璋身后。

    两人来到内室,换上了低调的常服。朱元璋身着深灰色长袍,腰间系着一条黑色丝绦,尽显干练;朱标则穿着月白色长衫,儒雅之气扑面而来。

    待二人走出内室,朱元璋大手一挥,对候在门外的一众小太监说道:“行了,你们都散了吧,该忙什么忙什么去,别跟着了。”小太监们领命后,纷纷退下。

    不一会儿,他们便来到御花园的月洞门前。

    园内繁花似锦,五彩斑斓,浓郁的花香与食物的香气相互交融,令人陶醉。朱元璋加快脚步,朝着八角亭走去……

    做烧饼的师傅手法娴熟,将揉好的面团分成小块,擀成薄片,均匀刷上一层油酥,撒上芝麻与葱花后,迅速贴到滚烫的炉壁上。

    不一会儿,炉内便飘出阵阵焦香,烧饼表面鼓起一个个小泡,变得金黄酥脆。

    煮鸭血汤的师傅也不逊色,他手持长勺,在热气腾腾的铜锅里轻轻搅拌,嫩绿的香菜、葱花,搭配鲜嫩的鸭血,在浓郁的汤头中若隐若现,香气扑鼻。

    八角亭里,弥漫着烧饼和鸭血汤的诱人香气,朱元璋脚下像生了风,几步就冲到桌前,伸手抓起一个烧饼。“哎哟!烫煞咱了!”他咧着嘴,手指像拨浪鼓般快速抖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