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韩国公府,檐下宫灯散发着昏黄光芒,将李善长的身影拉得又长又瘦。他顾不上换下朝服,径直吩咐管家:“快,叫祺儿来书房!”声音急促,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片刻后,李祺脚步匆匆踏入书房,拱手行礼:“父亲!”

    李善长眉头紧皱,神色凝重:“祺儿,从现在起,立刻着手彻查府上事务。

    重点查查有没有下人仗着国公府的名号,在外欺男霸女、横行霸道。一旦发现,一个都别姑息,全部送去官府治罪!

    李祺闻言,脸上闪过一丝惊讶,很快恢复镇定:“是!不过父亲,为何突然……”

    “别问为什么!”李善长打断儿子的话,长叹一声,缓缓说道,“今日秦王殿下一番话,如当头棒喝,让我如梦初醒。

    权力是陛下赋予的,本该用来为百姓谋福祉,可若因咱们管教不严,让下人打着国公府的旗号为非作歹,不仅损害国公府的声誉,更辜负了陛下的信任。”

    李祺若有所思,郑重地点点头:“孩儿明白!”

    “还有,”李善长接着说道,“对于那些被咱们府上下人伤害的百姓,要准备好补偿,务必让他们满意。

    这既是弥补过错,也是向百姓表明,咱们韩国公府绝不护短。”

    “孩儿这就去办!”李祺转身欲走,又被李善长叫住。

    “祺儿,”李善长目光深沉,语重心长道,“此事关系重大,你一定要亲力亲为,不可有丝毫懈怠。

    咱们李家能有今日的地位,全靠陛下的恩宠和百姓的支持,往后行事,切不可忘本。”

    “孩儿谨遵父亲教诲!”李祺再次拱手,转身快步离开书房,召集府中管事,着手展开调查。

    李善长望着儿子离去的背影,微微叹了口气。他深知,想要彻底洗清国公府的隐患,绝非一朝一夕之功。

    但只要从现在开始,严格管束,奉公守法,或许还能挽回声誉,不辜负秦王殿下的一番苦心,继续为大明效力。

    书房外,夜色渐浓,一场针对国公府内部的整顿行动,悄然拉开帷幕……

    接下来的日子,京城朝阳初升时,李善长如往常一样入朝。退朝后,他径直打道回府,紧闭府门,谢绝一切访客。

    往日里门庭若市的韩国公府,如今冷冷清清,和过去的热闹景象形成鲜明对比。

    朝堂上的大臣们察觉到异样,纷纷询问李善长发生了什么事,可无论大家如何旁敲侧击,李善长都三缄其口,众人见问不出所以然,只能无奈作罢。

    与此同时,李善长带着儿子李祺,马不停蹄地穿梭在京城大街小巷。

    每到一户曾被国公府家仆欺辱的百姓家中,李善长都会亲自致歉:“诸位乡亲,是我管教不严,让这些家仆打着国公府的名号为非作歹,给大家带来了伤害。

    这些日子我才知晓此事,实在惭愧。”说着,他躬身深深一拜,脸上满是真诚的歉意。

    百姓们见李善长身为堂堂国公,竟亲自登门赔罪,一时间又惊又喜。众人纷纷感慨:“韩国公如此仁义,实乃我等百姓之福!”

    李善长闻言,连忙摆手纠正:“这并非我一人之功,是陛下和太子殿下的仁德感化了我,时刻提醒我要为百姓谋福祉。”百姓们听后,纷纷高呼朱元璋和朱标圣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