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要配上适当的运动,比如骑马、射箭这些能锻炼身体的活动。运动既能强健体魄,也能让他的精神更饱满,对病情的改善大有裨益。”朱樉继续补充道,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比划着,仿佛在向众人展示如何通过这些运动来帮助朱高炽恢复健康。
“等后面我专门为高炽写一个清单,把每日的饮食安排、运动项目都详细列上。弟妹,你可得务必督促好他,尤其是千万不能让他偷吃!这一点至关重要,否则一切都前功尽弃。”朱樉神情认真,目光恳切地看向徐妙云,言语中满是关切与叮嘱。
“多谢二哥,妙云一定会按二哥说的做,绝不让您失望。”徐妙云微微欠身,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此刻,她已然将朱樉的每一句话都铭记于心,暗暗发誓一定要帮助朱高炽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对了,老二,高煦呢?你刚刚只说了高遂,那高煦后面怎样了?”朱元璋突然开口,神色间带着几分探究。他端坐在上位,微微前倾身体,目光紧紧盯着朱樉。
“关于高煦后来的事,就得从高炽的儿子朱瞻基说起了。”朱樉微微顿了顿,清了清嗓子,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他身上,屋内一片寂静,众人都屏气敛息,等待着他接下来的讲述。
“高煦被戏称为瓦罐鸡王爷!”朱樉这话一出口,屋内瞬间安静下来,众人心中都猛地“咯噔”一声。
回想起朱高煦此前种种妄图篡位的行径,谁都清楚,这绝不是什么光彩的称号。
朱元璋眉头紧皱,脸上满是疑惑与不悦,质问道:“这‘瓦罐鸡王爷’是何意?老二,你莫要卖关子,赶紧说清楚!”
朱标也面露担忧,轻声附和:“是啊二弟,听着这名号就透着古怪,到底发生了何事?”
徐妙云更是紧张得攥紧了衣角,她隐隐有种不安的预感,目光紧紧盯着朱樉,等待他揭晓答案。
“朱高炽登上皇位后,尽管深知弟弟朱高煦心怀不轨,却依旧秉持着仁义之心,未曾对其采取任何强硬手段,反而处处宽容以待。
可朱高煦全然不领这份情,心底的野心如野草般疯长。在朱高炽龙御归天之后,他自觉时机已到,竟妄图直接挑战侄子朱瞻基的皇位。
洪熙元年之后,宣德元年(1426年),朱高煦终于按捺不住内心的欲望,在驻守的山东乐安州公然发动叛乱。平日里,他表面上是个坐拥封地的藩王,实则一直在暗中囤积粮草、招募兵勇。他的护卫更是肆意妄为,四处抢掠百姓财物,一时间,民间怨声载道,百姓苦不堪言。
朝廷派出的使者多次查实他谋反的铁证,朱瞻基得知此事后,毅然决定御驾亲征。这场叔侄之间的对决,从一开始就注定无法以和平的方式落幕,一场腥风血雨即将来临。
朱高煦天真地以为,自己能够复刻当年“靖难之役”的辉煌,却严重低估了朱瞻基的实力。朱瞻基年少时便跟随祖父朱棣南征北战,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军事才能极为出众。而且,他在朝中也得到了大多数势力的支持,可谓是众望所归。
反观朱高煦,虽说作战勇猛,却毫无谋略可言,身边也缺乏得力的助手。双方实力相差悬殊,这场战争的结局从一开始就已毫无悬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