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将仍持保留意见,低声提醒:“将军多年未至,世事变迁,或有人另辟蹊径,开凿山路也未可知。”

    李元重闻言冷笑,自恃天生神力,勇猛无双,在十八猛将中更是首屈一指,却也在不经意间暴露了他性格中的直率与狂傲的一面。

    却未料到,战场之上,任何细微的疏忽都可能成为致命的败笔!

    在他坚定的信念中,这幽深山涧的两侧,藏匿伏兵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将军,依我之见,不如采取分批次穿越的策略,即便敌军窥见我军行动,亦难成气候,毕竟每批次人数有限,不足以诱使他们大费周章。”偏将谨慎地提议道。

    李元重略一沉吟,觉其言甚是有理,遂亲自率领千余精锐,小心翼翼地踏上了那条崎岖的山路。

    他虽心存戒备,却也豪情万丈,暗想即便真有埋伏,又能奈我何?

    大军行进间,山路漫长而寂静,未见丝毫异状,更无伏兵踪影。

    李元重不禁冷笑:“看来,我等所虑皆是多余,敌军此刻怕是正忙于攻城掠地,无暇在此设伏。”

    言罢,他更加坚定地引领大军继续前行,每一批次的顺利通过,都让偏将心中的疑虑逐渐消散。

    直至最后,所有兵马均安全穿越,山路之上依旧一片宁静,两旁峭壁倮露,无遮无掩,连鸟鸣之声都显得格外遥远。

    偏将一脸愕然,心中满是困惑:这里果真无伏?难道敌军真的已将全部精力投入到了对燕皇城的攻势之中?

    此时,李元重策马归来,面带怒色,厉声喝道:“看到了吗?我就说过,这等荒凉之地,怎会有伏兵藏匿?简直是杞人忧天,白白浪费了这许多时间!若非如此,我铁骑万众,早已兵临城下!”

    一番怒斥之下,偏将面红耳赤,心中虽有委屈,却也只能默默承受。

    李元重语气凝重地警告:“此等延误,已令我军错失先机。后续之事,你无需再插手,否则军法无情!”

    言毕,他挥鞭催马,率领大军继续向前,只留下偏将一人,在风中凌乱,心中五味杂陈。

    “遵命!”

    偏将只得抱拳应诺。

    大军继续蜿蜒前行,数里之遥转瞬即过,沿途险峻,处处皆是潜在的伏击之地,让偏将心中忐忑不安,而李元重则是一脸淡然,毫无惧色。

    他深信,赵国之兵,此刻正全力攻打燕皇城,断不会在此偏僻之地浪费兵力设伏。

    至于山林间的盗贼,见了这纪律严明的正规军,哪个还敢轻易现身,那不是自寻死路吗?

    随着队伍的深/入,一座形如葫芦的山谷映入眼帘,其口虽称葫芦,实则两侧山势平缓,顶上荒凉,一览无余,自下方行过,难以察觉丝毫隐藏之迹。

    这让李元重更加自信满满,偏将也暗自松了口气,心中暗自盘算,只要穿过这葫芦口,便是山脉尽头,巍峨的燕皇城便在眼前。

    “全军加速前进,务必在天黑之前,兵临燕皇城城下!”

    李元重一声令下,声音响彻山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