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典短篇小说>都市青春>1852铁血中华 > 第34章 分赃会(七)
    “阁下知道苏伊士运河的情况么?”英国外长接着问道。

    “你是指苏伊士运河5米深的通航标准么?”李新答道。

    英国外长心里面一阵轻松,和敌人,特别是和聪明的敌人进行交流有时候非常让人觉得舒服,越是聪明的敌人,越能在关键问题上抓住重点。既然中国已经考虑了苏伊士的通航深度问题,那其他问题肯定也考虑过了。他就率直的谈起了英国面对的选择。

    英国和中国数次海战之后,特别是双方上万吨的新型战列舰对战之后,英国遇到了一个两难的问题。苏伊士运河太浅,无法让更大吨位的军舰通航,中国上万吨的战列舰冲进印度洋之后,可以随时炮击印度沿岸,封锁印度与英国本土的航线。印度这个几亿人的大市场对中国来说太重要了,甚至已经到了一天都不能离开的程度。在英国能够战胜中国海军之前,英国反倒陷入了一个被中国卡脖子的困局。

    以英国佬的智慧,他们用脚趾头都能想明白中国为啥要把马达加斯加变成中国的一个省,那就是要卡死英国从好望角进入印度洋的通道。英国现在就剩了两个选择,一个是和中国争夺马达加斯加,另一个就是把苏伊士运河挖深挖宽。不管是哪个选择都有重大不可行性。和中国争夺马达加斯加,英国没有足够的海军实力。扩大苏伊士运河的通航能力,除了要付出巨大的金钱和几年的时间之外,还有另外一种危险。中国此时强化自己的舰队,等英国人把运河拓宽挖深之后,一举把英国人撵出苏伊士运河区,中国海军随即进入地中海作战。

    既然中国并没有趁此机会夺取印度,而是满足于现在的局面,这也就说明中国愿意和英国和平。历史早就让英国人明白了一个道理,真正的战争永远都是进行时。在和平的时候要做的是和平时候该做的事情,战争时期自然有战争时期的选择。

    站在每一场战争中的国家都已经滚进了失败者的垃圾堆。瑞典、西班牙、奥地利、奥斯曼、拿一、拿三,这可都是血淋淋的明证。作为反证,俄国崛起靠的不是他四处主动出击,而是充当欧洲宪兵,应其他国家的请求而出兵。大英帝国的实力比俄国强,外交手段更是远胜俄国。大英帝国真正的功夫可从来不是赤膊上阵。